约2910字。
《马说》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广东省阳江市第四中学 李孔汝
点评:广东省阳江市第四中学 洪 荣
师:“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甚至被扼杀,这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马说》(板书:题目、作者)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深刻思考。关于“说”这种文体,我们以前学过吗?
众生:学过。
师:从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中,我想大家对“说”这种文体一定还记忆犹新吧。请一位同学帮我们温故一下吧!
(生齐举手)
生: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现代杂文大体相近。
师:很好,大家知道“说”这种文体相当于现代杂文,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韩愈,请看屏幕。
韩愈:字退之,河南人,自号昌黎,有《昌黎先生文集》,是唐代重要的思想家、散文家。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主张。他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魁首,他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故写此文。(屏幕显示)
那么,让我们边听录音边看书,注意字词的读音及文章的节奏。
lè zhǐ pián cáo lì shí sù dàn sì xiàn
伯乐 祗 骈 槽 枥 一食或尽粟 一石 食马者 外见
(屏幕显示字词读音)
师:你们听了别人的诵读,自己也想展现一下自己的风采吧。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然后互相交流。交流的内容请看屏幕:
1、找出难懂的词、句。
2、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作者的思想。
(具体做法:四个学生为一小组,甲生读完,其他组员肯定他读得好的地方,同时找出读错或特别注意的地方,再共同讨论,互相帮忙解决存在的问题,或采用大家边读边口译,互相更正,一起补充,疏通文字,整理思路。具体做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教师从旁点拨。)
师:经过老师的一番巡视,发现同学们交流活跃,例如第四小组的同学能发现“食”字在这篇文章中的有几个义项,还有前面这一小组知道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等等。可见,大家讨论非常认真。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下练习来巩固对文言文词语的掌握。
之:死于槽枥之间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一食或尽栗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