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44张,说课稿约3210字。
《伤仲永》说课稿
唐山市十八中 王丽平
[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文言文,这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通过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先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然后由此引发议论,表达了对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本文语言精当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是学习文言文语言的又一篇典范之作,内容易懂而又引人深思,如引导得当,学生会从中汲取很多营养。
[学生分析]:
经过上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这篇文章是一个故事,情节相对完整,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和寓意。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可能对王安石的议论有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解释“隶、扳、谒、称、泯然、贤”等重要的文言词语并掌握“奇、宾客、利、异”的活用现象,会借助工具书翻译重点语句。
2、能准确朗读课文,并正确划分句中的停顿。
3.能指出文中的详写和略写,并说出这样安排组织材料的好处
4.能够找出文中体现语言精当特点的例子,并分析其妙处。
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文,使学生懂得要取得好成绩后天的教育和努力起决定作用,激发每位同学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法
2.讨论法。
3.合作探究法。
[学法指导]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提前预习本课,准备工具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
1、多媒体显示:
隶(lì) 扳(pān) 谒(yè) 泯(mǐn) 称(chèn) 邑(yì)
2、作者简介
《伤仲永》的作者 是 代政治家、文学家。
本文选自《 》
教师再做适当的补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做官后,向朝廷上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导入新课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