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10字。
《雨霖铃》教学设计
  佛山市南海第一中学  陈春辉
  教学目标:
  1、掌握《雨霖铃》这首词鉴赏的方法。(教学重点)
  2、深入体会作者的离愁别恨及对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诵读,感受《雨霖铃》的音乐美。
  1、介绍作者及词的风格流派及有关文化常识。
  豪放派,壮美。     婉约派,优美。
  2、老师范读全词并稍作朗读指导。学生齐读全词。
  老师朗读指导:
  A .读时要注意重音、节奏,语速要慢些,读出感情。脑中要有画面。
  ①    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也可以一字一顿,表示悲痛气塞。
  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B. 要有节奏,诗句中要有短暂的停顿。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便/纵有/千种/风情。
  3、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基调及主题。
  二、赏析,理解《雨霖铃》的语言美。
  (一)上阕: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实写为主。
  1、学生个别读。
  2、同座讨论:
  ①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
  明确:寒蝉  晚  长亭   骤雨   兰舟  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暮霭  楚天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全词基调是:婉约哀怨)
  作者一开头就点明了季节。什么季节?秋季。
  寒蝉,是蝉的一种。《礼记》中说:“孟秋之月,寒蝉鸣。”时间大约是农历七月,寒蝉的叫声低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蝉叫声未必凄切,但因词人本就怀着一种伤心的情愫,听到了蝉叫声就产生了凄楚之感。
  ②“都门”一句是什么意思?(齐答)
  ③学生看情人惜别图,体会“执手相看泪眼“一句的情感。
  师问:这句怎样表现复杂细腻的情感?
  ④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虚写,想象,借景抒情)
  问1:“去去”应该怎样读才好,为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