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80个字。
八年第二学期学情调查(一)语文试卷
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38分)
1.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吝(lìn)情泠(ling)泠嗜(shì)酒衔觞(sāng)
B.短褐(hè) 骈(pián)死叱咄(duō) 烨(huá)然
C.绮(yǐ)绣皲(jūn)裂媵(yìng)人逾(yú)约
D.槽枥(lì) 萧(xiāo)然曳屣(xǐ) 加冠(guān)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以衾拥覆(被子)策之不以其道(道理,学说)期在必醉(期望)
B.箪瓢屡空(饮水用具)执策而临之(马鞭子)以此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C.穷冬烈风(隆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造饮辄尽(就)
D.寓逆旅(旅店)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略无慕艳意(羡慕)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B.色愈恭,礼愈至至舍,媵人持汤沃灌
C.或遇其叱咄一食或尽粟一石
D.烨然若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才美不外见B.食之不能尽其材
C.其言兹若人之俦乎D.窥谷忘反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会,真挚诚恳,循循善诱地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文章以议论为主,也加有具体的描写,并采用了对比写法,突出了自己求学的艰难,增强了说服力。
B.韩愈在《马说》一文中,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一个社会问题,对封建社会压抑、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表现了强烈的愤慨,给予了有力的抨击。
C.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它具有形声兼备、虚实相间、动静互见、骈散结合等艺术特点。
D.《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此文揭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他的精神风貌。
6.下列关于议论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议论文的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就是我们的看法和主张。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主要的看法和主张,这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有分论点。分论点是从中心论点分离出来的,从属于中心论点,几个分论点构成中心论点。
B.论据是用能证明论点的根据(一般是事实、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作为依据的事实、史实和数据,必须确凿无误,充分可信,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
C.论证是运用论点证明论据的过程和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D.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7.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的一项是()(2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C.同舍生皆被绮绣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8.请按一年四季的正确顺序排列下列诗句的序号:_____________(2分)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B、几年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D、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9.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1分)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分)
(3)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揭示作者读书态度的语句是(4分)
(4)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作者引用了黔娄妻子的话,这两句话是(1分)
(5)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总写自富阳到桐庐的山水之美的句子是(1分)
(6)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总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