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000字 四川省2009年高三语文最新模拟试题 分类精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整理人:lyphm001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09级“二诊”考试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吏、郡决曹①,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郡中为之生立祠,号曰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甚急”,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党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吏,郡决曹,补廷尉史,以选与御史中丞从事治反者狱,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会昭帝崩,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定国上书谏。后王废,宣帝立,大将军光领尚书事,条奏群臣谏昌邑王者皆超迁。定国繇(由)是为光禄大夫,平尚书事,甚见任用。数年,迁水衡都尉,超为廷尉。
  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为人谦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②,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冬月请治谳③,饮酒益精明。为廷尉十八岁,迁御史大夫。     
  ——节选自《汉书.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①郡决曹:治狱官,②钧礼:礼节周到,③谳(yàn):审判定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验治“甚急”   治:惩办、惩治     B.乃抱其具狱      狱:案件、案情
  C.太守竟论杀孝妇    论:判罪            D.超为廷尉       超:超出、超过
  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哀其亡子守寡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哭于府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因表其墓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D.学士咸称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定国之父虽只担任过县狱吏,郡决曹,但他执法公正。郡中老百姓都拥戴他,并给他建了号为“于公祠”的生祠。
  B.东海孝妇恭敬地奉养着婆母,却含冤而死,致使郡中大旱三年。于定国之父为此据理力争,最后使太守自省,孝妇的冤屈得以昭雪。
  C.于定国为官忠直,昌邑王刘征即位,行为淫乱不堪,为此定国上书直谏。后昌邑王被废,他因此受到霍光的推荐而被朝廷重用。
  D.于定国为人谦恭,对于人才,即使地位低下,也十分敬重。担任廷尉时,他执法公正,使百姓没有受到冤屈,因而受到朝廷的称赞。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党在是乎?
  译文: 
  (2)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
  译文
  8. D.超:越级提拔
  9.C(A其: 代词 她;副词,还是;B.于:介词,在从;C.因:都为副词,译为“于是”;D.焉:前者为代词,“他”,后者为兼词,“在那里”)
  10.B(“太守自省”错,前一个太守判东海孝妇死刑,后一个太守才为之昭雪)
  四、(23分)
  11.(10分)
  (1)(5分)新太守到任后,占卜其中(或“郡中大旱三年”)的原因,(这时)于公说道:“孝妇不应当死,但前任太守强行(或“一臆孤行”)断案(处死了她),错误恐怕在这里吧?”(“卜筮、咎、党”各1分,句子通顺2分)
  (2)(5分)他决断疑案公平执法,力求做到保护鳏寡老弱,罪行有疑问的从轻判决,(断案)倍加审慎小心。(“务在、疑、加”各1分,句子通顺2分)
  附:译文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他的父亲于公是县里的狱吏、郡决曹,决断狱案很是公平,犯法的人于公判决之后,他们都不怨恨。郡中为他立生祠,号称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年轻守寡,没有孩子,赡养姑姑非常尽心,姑姑想让她改嫁,她始终不肯。姑姑对邻居说:“这个孝妇待我非常好,她自己过得非常清苦,我觉得她无子守寡非常可怜。我老了,不可以长期连累她耗费她的年华,该怎么办呢?”后来姑姑自缢而死,姑姑的女儿状告她于官府:“这个妇人杀了我母亲”。狱吏逮捕了孝妇,孝妇的供辞不承认自己杀了姑姑。狱吏验问考打,孝妇自我诬陷而伏法。所有案卷呈报上去后,于公认为这个孝妇赡养姑姑十余年,以孝名闻远近,一定不会杀了她。太守并不听从,于公争辩,但没有能够有什么结果,于是怀抱着他所有的东西,在府上痛哭,因此托疾辞去。太守最终断定斩杀孝妇。结果郡中枯旱三年。新太守到任后,占卜其中的缘故,于公说:“孝妇不应当死,但前任太守一臆孤行强行断案,应该是大旱的根源吧?”于是太守杀牛亲自祭祀孝妇冢,并借此表障其墓,天立刻降大雨,这一年收成很好。郡中因此更加敬重于公。
  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中、郡决曹,补廷尉史,以选与御史中丞从事治反者狱,以材高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会昭帝崩,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定国上书谏。后王废,宣帝立,大将军光领尚书事,条奏群臣谏昌邑王者皆超迁。定国由是为光禄大夫,平尚书事,甚见任用。数年,迁水衡都尉,超过廷尉。
  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为人廉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冬月治请谳,饮酒益精明。为廷尉十八岁,迁御史大夫。
  南充市高2009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
  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于是从沛公。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拜为御史大夫。常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与萧、曹①等俱封,为汾阴侯。 .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②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日:臣初起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