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750字。  高三复习阶段性试题(二)
  第Ⅰ卷  选择题(30分)
  一、基础题(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烟霭    和蔼    艾蒿    自怨自艾
  B.水獭    聊赖    懒惰    万籁俱寂
  C.缔造    谛听    啼叫    瓜熟蒂落
  D.皓月    诰命    靠近    鸿鹄之志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涎水     诞生     憔悴     精萃
  B.锱铢     付梓     偈子     竭力
  C.幅度     辐条     管弦     舷窗
  D.恢弘     诙谐     剽悍     骠勇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来是一篇平淡无奇的文章,经过张老师的稍加修改却成了一篇佳作,这真是点石成金呀!
  B.宋祖英的歌声回荡在金色大厅,曲调优美,旋律流畅,宛若行云流水。
  C.老张生气的说:“这小子真是得鱼忘筌,如今当上了局长,把当年帮过他的人忘的是一干二净!”
  D.他是个铁杆戏迷,只要遇到收音机里播放他喜欢的戏曲,就会听的出神入化,连吃饭都给忘了。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一项是
  A. 老师在讲评试卷时告诉我们,出现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运用得不熟练所造成的。
  B.本届青歌赛原生态决赛中,我省土苗兄妹的《吊灯笼》、巴东《撒尔荷》双双晋级,成为参赛入围人数最多的团队。
  C.令两会代表不解的是,医疗保险改革,“既要让人看得起病,又要控制不必要的医.疗开支”,目的如此明确,为什么有关领导会感到方向不清呢
  D.铁路部门出巨资在北京、上海、郑州、武汉、长沙等中心城市间开行45对中长途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快速列车,不仅为了社会效益,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孟祥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天文观测和记录的国家之一,历朝都设有专门的官员进行天文观测,中国古代的正史中有专门记载天文资料的部分——天文志。由此可见,古代天文学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相比中国古代天文学,西方天文学在16世纪以前发展较缓慢,只是在近几百年随着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古代天文学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有所萌芽。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中,已经有了日食、月食和星辰的记载,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文字可考的天文学资料了。商代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一个月又被分为三旬。由此可知,早在商代,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天文历法系统。战国时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西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天文观测的仪器,并提出了“浑天说”。隋唐时,进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子午线长度实测。宋元时期我国创制了《授时历》,并制作了简仪等新的天文观测仪器。明清时期我国天文学处于衰落阶段。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与星象关系密切。以天人感应为哲学基础,中国古代形成了很具特色的占星学。占星学在古代的主要功能是昭示天命及其变化,为统治者提供理论基础。在星象观测中,天文仪器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种类繁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圭表、浑仪和简仪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