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390字。2009年官亭中学高考语文仿真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卷    阅读题(66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章的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就反复研究着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异同,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我认为,似乎有一点人们都忽略了,即中国文化的根底就是平民文化,而西方文化的根底则为贵族文化。
  西方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是不同的。在古希腊有奴隶主、平民和奴隶,国家不是属于哪个家族,而是属于奴隶主和平民,只有奴隶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当时的知识分子不是奴隶,而是国家的公民,他们在本能中就认为这个国家不仅仅是“别人”的,同时还是“自己”的,自己对这个国家负有责任。这就使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带有异常明显的贵族性。在这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孟子与梁惠王的谈话同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话。孟子对梁惠王也有批评,但却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政治权力执掌者的批评,这种批评没有平等对抗的性质,而是劝谕性的:国家是你的,我劝你这样治理,因为这样治理才能治理好,对你是有好处的。你要实在不听,我也没有法子,但那对你是不利的。苏格拉底就不同了,他是自行其是,在法庭上还侃侃而谈,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因为他并不觉得除了真理之外还应该屈从于谁的意志。在这种根本的文化精神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苏格拉底的继承者。即使那些悲剧家和喜剧家,也不像中国知识分子那么谦虚,他们不是载他人之道,而是载自己之道,直接揭示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弱点,让人类能够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局限性。到了中世纪,教皇和牧师就是知识分子,因为政教是分离的,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只服从上帝,而不服从国王和官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智慧、“人”的幸福,但这个“人”不同于中国的“民”。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政治权力的普通老百姓;而西方的“人”是相对于宗教的“神”而言的,是包括贵族,并且当时是以贵族为主体的。在薄伽丘的《十日谈》里,讲故事、发议论的是一些贵族青年;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讲的都是贵族的故事,大概只有福斯塔夫这个人物,才是真正的平民典型,但他在整个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只是一个穿插性的喜剧人物。直到19世纪,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等很多作家还是贵族出身,他们对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不是自怜和自恋,他们对贵族阶段的批判不是报复或泄愤。前者带有关心人类命运的性质,后者带有自我忏悔的性质,都不是旁观者的冷嘲和幸灾乐祸。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我认为,恰恰是从现代主义开始,平民知识分子的作家才占了绝对的优势,但这时,西方也民主化了。他们是平民知识分子,但却不是社会之外的、与国家无关的人。他们关心着自己,同时也关心着人类。自然没有了贵族和平民之分,也就无所谓贵族意识与平民意识了。尽管如此,西方平民知识分子还是担心着文化的平庸化,尼采就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但他呼唤“超人”的出现。按照我的理解,“超人”就是平民出生的贵族,出身平民,但不能没有贵族的精神。
  1.下列关于“西方文化的根底则为贵族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古希腊,西方当时的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公民,他们在本能中认为自己对这个国家负有责任。
  B.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异常明显的贵族性,直到19世纪,很多知识分子都还是贵族出身。
  C.西方的知识分子,如同苏格拉底总是自行其是,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如同贵族般不会屈从于别人的意志。
  D.即使是西方社会进入了平民时代,西方知识分子也仍然具有贵族精神。
  2.“这个‘人’不同于中国的‘民’”一句中,对“人”和“民”的理解和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西方的“人”是相对于宗教的“神”而言的。
  B.中国的“民”是相对于拥有政治权力的统治阶层而言的。
  C.西方的“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包括贵族,并且是以贵族为主体的。
  D.中国的“民”指的是没有权力的普通老百姓,孟子这类平民知识分子能够对政治权力执掌者提出批评,因而不属于“民”。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之所以不同于西方文化,在作者看来,主要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政权的执掌者抱有旁观者的冷嘲和幸灾乐祸的态度。
  B.西方知识分子之所以自行其是,是因为在他们看来,除了屈从于真理外,不应该屈从于其他人的意志。
  C.平民知识分子如果在西方社会中能占有绝对的优势,那么西方文化必将缺少贵族精神。
  D.西方文化进入现代主义后,随着社会的平民化,文化也将随之平庸化。
  (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预  演
  杜姆拉泽
  我们是老同学,当时我们俩并排坐在最后一排。当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我们俩一起冲着老师的后背做鬼脸。我们还一起参加期末补考。
  这是十五年前的事了。十五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今天,我终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四楼……
  不知道他是否还能认出我来?
  我毅然按了一下电铃。
  “不怕烂掉你的臭爪子,可恶的东西!震的整个房间嗡嗡响。什么时候你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里面传出一阵叫骂。
  我羞得满面通红,连忙把手塞进口袋。前来开门的是一个淡黄头发的女孩,看上去有八九岁。
  “努格扎尔•阿学马纳季泽在这儿住吗?”
  “他是我爸爸。”
  “你好,小姑娘,我是绍塔叔叔,是你爸爸的老同学。”
  “噢,您请进来吧……玛穆卡!爸爸的同学绍塔叔叔来了。”女孩朝里边喊了一声,领着我向屋子里走去。
  迎面冲出一个六岁左右的小男孩,浑身是墨水污迹。
  “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吗?”
  “不在,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