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12300字。
  常德市一中2009届高三第10次月考试卷
  语  文
  命题人:杨智慧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33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妊娠/人参   刀鞘/船艄   腈纶/经年累月
  B.模样/牧羊     应允/英雄      澎湃/怦然心动
  C.瓦刀/袜子     桎梏/痼疾      缟素/形容枯槁 
  D.籼米/搭讪     掀动/纤维      榫头/损公肥私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那些“政绩第一”似的卤莽冲动、那些碌碌无为似的麻木迂缓、那些故做镇静似的文过饰非,是针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反动。
  B.平时学习与教材无关的书不看,与考试无关的章节不读,死记硬背,不求深解。结果文凭虽到手,但实际能力却没有多大提高。
  C.《朴茨茅斯角序曲》用爵士风格描绘了英国港口繁华的景象,与指挥斯拉特金幽默而优雅的舞台风格甚为熨贴。
  D.刘子歌的性格棉里藏针,天生内敛,人们一度无法理会她温柔外表下藏着强大的力量,所以曾被很多国内大牌教练所摒弃。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瞠目,发尽上指。
  B.生活和住房条件改善了,越来越多的老人喜欢独居过清静生活,年轻人又外出打工、经商,从而造成“空巢”家庭。
  C.作家对于苦难的诗意处理,使得作品哀而不伤,泛出温暖的忧伤,而不至于让苦难赤裸裸地被呈现。
  D.从教育部“减负”的通知下达以后,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组织中小学认真学习而且贯彻执行。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生活在一个作家需要作协这个“精神导师”,同时却不时冒出韩寒这样的“坏小子”的时代,这是一种双轨并行的时代,是一个转型的时代,也是韩寒“打不死”、作协“解不散”的时代。
  B.改革开放必须从前30年的伟人指点江山式的模式,全面转向有制度保障和权力制衡的体制性改革开放,才能使得中国的发展不但有预见性和稳定性,进而可持续性。
  C.长沙市将在2012年前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型职业院校100所,培养培训技能型人才100万,职业教师师资管理将打破身份障碍,“农民也可成为老师,享受公办学校教师的同等待遇。”
  D.“神舟8号”将在2010年发射,实际上是小型空间实验室,结构不同于以往的三段式的神舟飞船,外形为两段式,主体为短粗的圆柱型,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坐在你的对面,与你浅斟低酌,叙古论今,说时道空,谈花话草。那些与我们的生命相关不相关的高原山川,那些与我们的幸福相关不相关的欢乐忧伤,都随着渐渐缩短的烛火渐渐遁去。                 ,                      ,请将我融入你无边的          ,让我啜你,饮你,让我在你无穷无尽的席卷中再生或者死亡。
  A.当世界小得只剩下那渐渐消逝的烛   当世界小得连烛火也淡出了我们的眼眶  黑暗和幸福
  B.当世界小得连烛火也淡出了我们的眼眶   当世界小得只剩下那渐渐消逝的烛  幸福和黑暗
  C.当世界小得只剩下那渐渐消逝的烛   当世界小得连烛火也淡出了我们的眼眶  幸福和黑暗
  D.当世界小得连烛火也淡出了我们的眼眶  当世界小得只剩下那渐渐消逝的烛  黑暗和幸福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如果我们都同意说,无法阻止科学技术去改变我们的世界,至少要尽量保证它们引起在正确方向上的变化。在一个民主社会中,这意味着公众需要对科学有基本的理解,这样做的决定才能是消息灵通,而不会只受少数专家的操纵。现今公众对待科学的态度相当矛盾。人们希望科学技术新发展继续导致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不理解而不信任科学。一位在实验室中制造佛朗肯斯坦机器人的发疯科学家的卡通人物便是这种不信任的明证。这也是支持绿党的一个背景因素。但是公众对科学,尤其是天文学兴趣盎然,这可从诸如《宇宙》电视系列片和科学幻想对大量观众的吸引力而看出。
  如何利用这些兴趣向公众提供必须的科学背景,使之在诸如酸雨、温室效应、核武器和遗传工程方面作出真知灼见的决定?很清楚,根本的问题是中学基础教育。可惜中学的科学教育既枯燥又乏味。孩子们依赖死记硬背蒙混过关,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相关。此外,通常需要方程才能学会科学。尽管方程是描述数学思想的简明而精确的方法和手段,大部分人对之敬而远之。当我最近写一部通俗著作时,有人提出忠告说,每放进一个方程都会使销售量减半。我引进了一个方程,即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E=mc2。也许没有这个方程的话我能多卖出一倍数量的书。
  科学家和工程师喜欢用方程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需要数量的准确值。但对于我们中的其他人,定性地掌握科学概念已经足够,这些概念只要通过语言和图解而不必用方程即能表达。
  人们在学校中学的科学可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但是现在科学进步的节奏如此之迅速,在人们离开学校或大学之后总有新的进展。我在中学时从未学过分子生物学或晶体管,而遗传工程和计算机却是最有可能改变我们将来生活方式的两种发展。有关科学的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可以帮助我们知悉新发展,但是哪怕是最成功的通俗著作也只为人口中的一小部分阅读。只有电视才能触及真正广大的观众。电视中有一些非常好的科学节目,但是还有些人把科学奇迹简单地描述成魔术,而没有进行解释或者指出它们如何和科学观念的框架一致。科学节目的电视制作者应当意识到,他们不仅有娱乐公众而且有教育公众的责任。 
  在最近的将来,什么是公众在和科学相关的问题上应做的决定呢?迄今为止最紧急的应是有关核武器的决定。其他的全球问题,诸如食物供给或者温室效应则是相对迟缓的,但是核战争意味着地球的全人类在几天内被消灭。冷战结束带来的东西方紧张关系的缓解表明,核战争的恐惧已从公众意识中退出。但是只要还存在把全球人口消灭许多遍的武器,这种危险仍然在那里。在前苏联和美国的核武器仍然把北半球的主要城市作为毁灭目标。只要电脑出点差错或者掌握这些武器的人员不服从命令就足以引发全球战争。更令人忧虑的是现在有些弱国也得到了核武器。强国的行为相对负责任一些,但是一些弱国如利比亚或伊拉克、巴基斯坦或甚至阿塞拜疆的诚信就不够高。这些国家能在不久获得的实际的核武器本身并不太可怕,尽管能炸死几百万人,这些武器仍然是相当落后的。其真正的危险在于两个小国家之间的核战争会把具有大量核储备的强国卷进去。
  公众意识到这种危险性,并迫使所有政府同意大量裁军是非常重要的。把所有核武器销毁也许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减少武器的数量以减轻危险。
  如果我们避免了核战争,仍然存在把我们消灭的其他危险。有人讲过一个恶毒的笑话,说我们之所以末被外星人文明所接触,是因为当他们的文明达到我们的阶段时先把自己消灭。但是我对公众的意识有充分的信任,那就是相信我们能够证明这个笑话是荒谬的。
  ——杜欣欣、吴忠超译,选自《霍金演讲录》,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
  6.下列对“现今公众对待科学的态度”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认为科学是少数专家研究的事情。
  B.人们希望科学的发展能够导致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
  C.人们有时候因为不能理解科学而又不信任科学。
  D.人们还是特别对天文的奥秘感兴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