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8440个字。
2009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语文版)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Ⅰ选择题(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酝(yùn )酿阴晦(huì)憧(chōng )憬轩(xuān)榭
B 阔绰(chuò)潮讯(xùn)水藻(zǎo)瀑(pù)布
C 惘(wǎng)然埋(mán)怨狼藉(jí)斟酌(zhuó)
D 负荷(hè)澄(chéng)清蹒(mǎn)跚琐(suǒ)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斑斓 坐无虚席 迫不急待 B.祥和 洋洋得意 格物致知
C.录象 相辅相成 一泄千里 D.拮据 忘文生义 险象叠生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后用于表示诚心诚意的邀请或拜访。
分析:王老师“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是去关心他,没有“邀请”“拜访”的意思,所以使用有误。
B.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人用拔苗的方法让禾苗长得更决,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后比喻不顾发展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将事情弄糟。
分析:“用青年队队员参赛”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谈不上“不顾发展规律”, 所以使用有误。
C.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以后,及时修补羊圈,从此羊不再丢失的故事。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分析:“珍藏多年的文物”并未丢失,不存在“出了差错”,也就不存在“设法补救”的问题,所以使用有误。
D.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讲的是农夫因偶然捡到触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在此处,以期再有所获的故事。后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分析:“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属于靠突发奇想而获得“意外的收获”,含有“侥幸心理”,所以使用有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在“大运会”的筹备会上,各相关部门交换了广泛意见。
B.郎铮艰难地举起右手,向解放军叔叔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C.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D.为了防止震后灾区不会发生疫情,卫生部调集了大批专家赶赴灾区,指导防疫工作。
5.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分)
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B.他从破败的农村来到城里以拉洋车为生。有一天,他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乱兵。“他”就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
C、《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D.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处学得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后从南海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又在太白金星的八卦炉中炼就火眼金睛,使自己神通广大。
E.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水浒传》)
F、江奈生•斯威夫特,英国小说家,他的《格列佛游记》以完全写实的手法描写了格列佛游历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故事.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ll非选择题(14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3分)
6.诗文默写(12分)
①,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俱往矣,,。
③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⑤《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鸟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⑧)毕业在即,纪欣在班级纪念册上写下留言:“今日毕业,奔赴前程;他日相聚,剪烛西窗。”留言中的成语“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