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30个字。
《国宝--大熊猫》期末复习试卷
供稿人:lyphm001
语段一:
大熊猫如今在我国分布地域十分狭窄,仅见于四川省岷山、邛崃山和大小凉山,甘肃省的南缘和陕西省秦岭南麓等海拔2000~3500米的崇山峻岭。那里人烟稀少的森林地带,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高耸入云,但有的却是缓坡连绵,起伏不绝。山坡上覆盖着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山林间云雾缭绕、烟波浩瀚,空气潮湿,泉水丰富,到处生长着苔藓,在繁茂的植物中杂以多种竹类。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终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隐士”。
大熊猫虽然属于食肉目,但它却改变了专门吃肉的习惯,通常以竹子为主要食料,偶尔也吃一些其他食物,如玉米秆、幼杉树皮、竹鼠等。这是为什么呢?据北京大学生物系一位老师研究,大熊猫远祖也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条件艰难,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它的胃口很好,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要吃15公斤~20公斤竹子,因此,排粪也特别多。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它的粪便。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公斤~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6、这四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大熊猫的、、饮食习惯和。
7、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
8、文中哪些语句交代大熊猫改变食性的外部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怎样判定大熊猫的活动地方?为什么?
11、下面是《辞海》中对熊猫外形的说明。请与选文第1段比较,说说两段文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假如让你设计一座熊猫馆,为大熊猫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你将如何设计?请将设计思路写在下面。
语段二
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大熊猫一经过训练,就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餐、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与欢乐的笑声。
……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