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260字。  5  荆轲刺秦王
  湖南师大附中  厉行威  原创
  学习导入
  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
  字词积累
  1.读音释义
  樊於(wū)期  
  揕zhèn:刺。
  拊fǔ心:捶胸,形容非常痛心。
  淬cuì:把烧红了的铁器往水或其他液体里一浸立刻取出,急速冷却,使之硬化。
  提dǐ:掷击。
  夏无且(jū)
  2.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回来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3.古今异义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古义:刻毒,今义:深厚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  今:鼻涕
  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礼品   今:货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处境困难  今:贫穷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袒露一只臂膀  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   今:称中医医生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掷击   今:拿着
  断其左股   古:大腿   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可以用它来  今:一个词,表可能、允许等
  而伤长者之意  古:品德高尚者,指樊将军  今:年长之人
  4.一词多义
  以: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
  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表修饰,不译)
  以次进(介词,按照)
  以故荆轲刺秦王(连词,因此)
  兵:
  不得持尺兵(名词,兵器) 
  不及召下兵(名词,卫兵)
  秦兵量暮渡易水(名词,部队)
  5.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乃遂收乘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又前而为歌曰  前:
  左右既前   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使使以闻大王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素衣、戴着素帽
  箕踞以骂曰   箕:名词作状语,象箕一样
  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迟
  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的移动用法,觉得……奇怪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 金千斤 (省略介词“以”)
  取之 (以)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欲与 (之) 俱 (往)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 (之) 俱 (往)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之)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之) 先言于秦王曰 (省略介词宾语)
  见燕使者 (于) 咸阳宫 (省略介词)
  使 (之) 毕使于前 (省略兼语)
  群臣侍 (于)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省略介词)
  献 (于) 秦王 (省略介词)
  比 (于) 诸侯之列 (省略介词)
  皆陈 (于) 殿下 (省略介词)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5)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7.成语典故
  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