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中学 陈中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
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二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在第五册,我们初步了解了小说的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因此,人物、情节、环境构成小说的三要素。
2、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科举考试实际上是由下而上的层层考试。科举考试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允许越轨半步,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加之参考人数多,入选者少,官场黑暗,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习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一个。
(二)内容呈现
1、听录音,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2、速读全文,大致了解全文故事情节。
(三)设置问题情境
本文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苦人儿,他究竟有些什么生活遭遇,他的命运又将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孔乙己 ,去认识去感受他的世界吧?
(四)交流对话
A.走进孔乙己的时代
1、学生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咸亨酒店的酒客在喝酒方式上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有长衫客与短衣帮,他们一里一外,一站一坐,一富一贫,写出了社会阶级的差别,等级的森严。
话题二:写掺酒事件,主顾与掌柜的脸色反映了怎样的人际关系?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提防和怀疑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敌视,在这种冷漠无情的社会里,落魄的孔乙己的孤独和悲哀在所难免。
B.剖析孔乙己的性格
1、师生互动
体会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然后对孔乙己的前三个事件(喝酒遭嘲笑、教我写字、分茴香豆)登台表演。
2、教师与学生对话
通过刚才的表演,体会孔乙已的性格特点,然后用“孔乙已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进行综合概述。
明确:满口之乎者也,可见孔乙已的迂腐可笑,爱卖弄,深受制举制度的毒害;“窃书不能算偷”“‘排出九文大钱”又写出了他的自命清高,自欺欺人;教我写字,分茴香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