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歌 鉴 赏 备 考 探 究
惠东中学语文科组 覃廷邕
〖主要内容〗本文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究:一是剖析考点,梳理考点;二是结合考点精选题目,然后进行既全面又有针对性的训练;三是要求学生带着三个“什么”进行独立的诗词鉴赏活动。
〖主题词〗鉴赏 考点 训练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于2002年改为主观题,这一重大变化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两年来,本人理论联系实际,在诗词教学和高考总复习中大胆实践,反复探索,及时归纳总结。现粗述成文,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明确考点 梳理考点
“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每一位师生都认同这一观点吧?所以《考试说明》也就成了我们教学和复习的“指明灯。”每一位师生都应该心中有“灯”,才不致于黑暗无边或者睁着眼睛走瞎路。2003年的《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这样的:
(古代诗文阅读的)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文字不多,但高度概括,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比如“形象”就包含着几种更为具体的形象(见第二页),教师作为引路人,必须作进一步的解释,把“形象”具体化,让学生一看就清清楚楚,有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除此之外,我还作了进一步的梳理:用列表的形式把一个一个的考点分类展示出来。(为了阅读方便,列表内容全在第二页)这样,每一个考点在整个诗歌鉴赏这一庞杂“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便一目了然了,相信学生记忆起来也是非常方便的。当然,有的同行可能会提出异议:你辛辛苦苦弄出这么“复杂”的列表,有必要吗,说不定学生一看就头晕脑胀了……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总复习一定要扎实地进行。表中的内容并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甚至,有的地方非(接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