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论语选读》复习六:孔子的教育思想
分类:
语文
/
高中素材
/
选修文字素材
版本:
语文版
类型:
doc
大小:
71 KB
评级:
时间:
2009/8/31 13:20:51
下载:
本月:1 总计:330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11190字。
《论语选读》复习六:孔子的教育思想
你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
【明确】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三隅反、闻一知十、切磋琢磨、告诸往而知来、绘事后素、因材施教、述而不作。
(一) 关于教育的作用
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评点】照孔子的说法,人的本性都相近,都差不多,而后天的习俗、教养、训练、环境等社会因素的习染所给予所造就的差别,却是很大的。
孔子的人性理论具有重大的认识论和教育论的意义。自夏朝以来,千年奴隶制度中,是把奴隶排除在人之外的,不把奴隶当人看待。现在,说人性相近,那要按照人来对待奴隶,即按照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基本要求对待民众。孔子提出的教育对象实行“有教无类”,正是他的“性相近”理论必然的逻辑结论。
其次,认定人的本性相近,那么,人与人的基本心理、基本需求也是相近的。这就应该以此作为人际相处的规则。孔子的“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或标准,这也是从群体意义上提出了“有教无类”的理论根据。
最后,认定人的本性相近,经后天习染可能相远,这就肯定了人的教养的可塑性,基于这一点,孔子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读解】一方面,“性相近,习相远。”另一方面,“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这两句话是密切相关的。“性相近,习相远”是对我们一般人,或者借用孔子在《雍也》篇里的词语,叫做“中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而言的。所有的中人天赋都差不多,只是因为后天的教养习染不同而相差很远了。但“上知”与“下愚”的人却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上知”就是“生而知之者,是天才,生来就有某种天赋才能,而不是靠后天教养才取得的。而“下愚”则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的人。即便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困难了都还不愿意学习,这样的“下愚”,你有什么办法去改变他呢?
所以,中人是性相近,习相远。而唯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是不可政变的。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说说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家“以德治民”的主张。
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
(二) 关于教育的对象
15-39子曰:“有教无类。
「评析」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实行“有教有类”,即教育仅限于贵族阶层,由贵族垄断。孔子却向这种贵族垄断教育发起挑战,提出了“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即“教无类”,亦即主张人人有受教育权,不分贵贱、贤愚、贫富、地域,都可以入学。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见7.7)意思是说,只要是来拜我为师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他的。这是对“有教无类”最好的注释。
【读解】从孔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富有如冉有、子贡,贫穷如颜 渊,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卑贱出身如仲弓,勤奋刻苦的如颜渊,懒 惰贪睡如宰予,都成了孔门的弟子,并无贵贱亲疏的区别。
孔子的弟子的出身确实很“杂”。七十二贤人中,属于贵族出身的只有四人,平民子弟居多,甚至连颜涿聚这样的“梁父之大盗”(《吕氏春秋•尊师》)也列入其中。所以南郭惠子曾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括(用以矫正斜曲的器具)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孔子就是这样诚诚恳恳教育前来求学的人。
孔子不愧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有教诲,无种类。只有单纯的施教,不论求教者是那一种人。即如恶人,可以教他向善。善人,可以教他更善。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施教的事实。
孔子以重礼维礼著称,但他在“有教无类”这点上,却不守周礼,勇敢地冲破等级制羁绊,表现出大胆改革、精心实践的精神,是春秋时代教育面向的革命性变化。
【问题】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孔子的这一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论语选读》复习四:孔子的交往观——周而不比 语文版
《论语选读》复习三:孔子的道德观价值观(仁者,君子) 语文版
《论语选读》复习二:孔子的入世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 语文版
《论语选读》复习一:孔子的政治思想(德政、礼治) 语文版
《论语选读》复习五:孔子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中庸之道 语文..
《论语选读》中的成语 人教课标版
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之《论语选读》单元测试..
《论语选读》:《为政以德》《克己复礼》复习提要ppt 人教课标版..
2007-2008学年度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综合测试卷 语文版
2008-2009学年度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综合测试卷 粤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