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80字。 环境描写专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五、可贯穿全文,出现在文首、文中或文末,形成线索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和“等到岸上炊烟四起……”(《鸬鹚》)这些环境描写或侧面写鸬鹚的动态,或表明时间,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怎样把景物写“活”?
1.拟人法
例:“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这里描写兴安岭,作者就采用了拟人手法,把兴安岭当作人来写。这样就把兴安岭写“活”了。
2.比喻法
例:“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作者在这一段描写中,把桂林山水的美景比作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这样就把那里的山水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