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40个字。
我的母亲
邹韬奋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我”的母亲是一个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为家庭奉献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丰富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普通妇女。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旧社会妇女的同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识记字词,揣摩语言,学习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表现母爱。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文章叙议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文章叙议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叙议结合表达中心。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要点:抓住文章截取的亮点重点分析,通过细节深入分析母亲细腻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字词教学
2.作者简介
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二. 导入新课
有人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让我们来欣赏作者是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感受母爱
四、交流互动合作探究
1. 快速浏览全文,并给文中的四件事加上小标题。
四个片段:元宵夜的“巡阅”、涌流的泪珠、丰富的内心世界、劳碌的身影
2.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事情、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自己的母亲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吗?
第一个片段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