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有一个关乎成败的因素,这就是评价。评价是依一定的标准和相应的方式方法对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标准”是理念即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方式方法由“标准”的内容决定值接关系到执行“标准”的质量。当前正在省级实验区实施的语文新课程,其评价依据的是新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标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它的直接目的应该是通过检验改进教与学。改进课程设计,而不仅仅是考察学生学习达到目标的程度,更不能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因此,新的语文评价即过程评价,重视定性评价即质性评价,要求实施语文评价应注意评价主体多元,即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和家长参与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状况应该依据过程记载和考试结果作客观描述,还要在描述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以激励、表扬、认同、理解等积极评价为主。这些内容集中体现着一个重要的评价原则:“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蕴含着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以上所述目前还是设想中的语文教育评价,它要通过教师的设计、实施才能真正实现。设想固然不易,但通过教学环节实现往往更难。因为具有实践意义的操作层面上的改革既有思想观念的洗心革面,又有行为习惯的移风易俗。当前语文新课程评价的实施要达到设计的境界至少要跨越三大障碍。
一、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落实到教育评价行为中去是要跨越的第一大障碍
“本”是什么?从实施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本,是一种价值尺度,是教育评价的根本价值标准。是教师重要、教材重要工知识重要,还是学生发展更重要?这就像“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一样,是一个不是问题的基本问题。涉及到类似问题的时代,就是大时代。当前的课程改革确实是一次革命性变革。国家级新课程实验区武昌区实验小学校长胡婴说: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办学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特色,不能用老标准评价新课程。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