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
一、作家作品。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孟子的“王道”思想,宣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和文明的正当的进步趋势,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愿望,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使他的学说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容易为多数人接受;而作为统治者,既然能够“王天下”,那么,这种学说就正好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统治社会的工具。
二、基础知识。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无以,则王(  )乎 将以衅(  )钟  彼恶(  )知之 予忖度之(  )  语人曰:“我不能。”(  ) 便嬖不足于使令于前与?(  ) 吾惛(  ), 不能进于是矣  放辟(  )邪侈(  ) 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莅(  )中国   谨庠(  )序之教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
1(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
 (2)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
2(1)无以,则王乎?(    )
 (2)则可以王矣?地   )
 (3)保民而王
 (4)是心足以王矣(    )
 (5)(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    )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
 (2)若无罪而就死地也(    )
 (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4)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5)若是其甚与?(    )
 (6)其若是,孰能御之?(    )
4(1)然,诚有百姓者也(    )
 (2)然则一羽之不举(    )
 (3)物皆然,心为甚(    )
5(1)抑王兴甲兵(    )
 (2)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    )
6(1)否,吾何快于是(    )
 (2)吾惛,不能进于是(   )
(三)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一哪个字通假。
(1)无以,则王乎?(     )
(2)王说,曰:…… (     )
(3)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     )
(4)盖亦反其本矣(     )
(5)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
(6)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
(7)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
(8)及陷于罪,然后从面刑之,是罔民也(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