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再别康桥》教案60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1 KB
评级:
时间:
2009/10/1 9:22:12
下载:
本月:1 总计:205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3870字。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诗歌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用具
《再别康桥》多媒体朗读片;ppt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课
文
导入 自古离别之作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有:王勃的“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古人又说: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这些都是古人对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教师点击课件,激情朗诵。借用古人离别的诗句,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 学生以看、听为主,仔细体会,进入情境。 通过古人离别诗句导入课文,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能为诗歌主旨的理解做好铺垫。
二
作者及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详细介绍徐志摩。 学生听、看、记为主,能粗略理解徐志摩的生平以及情感经历。 较详细地介绍徐志摩,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徐志摩的经历,为正确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再别康桥》ppt166 人教版
《再别康桥》flash课件46 人教课标版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7 语文版
《再别康桥》视频课堂实录11 苏教版
《再别康桥》ppt165 人教版
《再别康桥》细读——“还原”分析之一 人教版
《再别康桥》ppt164 人教课标版
《再别康桥》教案59 人教版
《再别康桥》flash课件45 人教版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4 苏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