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侧重写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主要了解写人的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知道写人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的,如人物传记、人物通讯、人物轶事等等。写人的记叙文重在刻画人物的性格,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等写出人物的特点,并通过这种性格的刻画来反映生活,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
我们学习记叙文,要弄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知道写人记叙文必须把人放到事件中去写,任何一篇文章都离不开记事,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必须记事。
过程与方法
读文章先看文章通过记叙人或事物所反映出来的观点,就是中心思想。请注意,中心思想是一个观点,是一种思想,不是指事情的经过或人物的特点。有时老师让同学写个中心思想,一些同学写“通过这一件小事,说明这个人物脾气不大好。”或者“描写一件平凡的小事,说明书包失而复得的经过。”这都不是中心思想。如果改为“通过一件小事,说明这个人脾气不好,影响团结”、“通过书包失而复得的过程,表现社会风气正在好转”,这才叫做中心。初步确立了中心后,就要考虑文章选材是否合适,是否必要、真实、典型。再看对材料的组合,文章是否是框架合理,首尾圆合的整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个人都拥有很多爱的种子,但是爱的种子只播撒在自己的心田是不会开花的,必须播种在别人的心里。同时,如果自己的心里没有别人播撒的爱的种子,爱也不会在自己的心里开花。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能更好的懂得怎样对待亲人、对待老师,体会他们的一片爱心,激励自己更好的学习。要结合自身的经历,体味、感悟来理解教材中的思想感情,自相对照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深刻领会本单元教材在思想内容上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让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审视自我,关注社会。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燃起了人们爱美心灵的火炬,吸引了人们寻觅美、赞赏美的双眸,故而众多的文人骚客举笔挥毫、引吭高歌,留下了数不清的千古绝唱。本单元的文章大多就是这样一些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具有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生动、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共同的特点。学习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色彩斑斓、美妙绝伦的大自然,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一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五课 回忆我的母亲
与你合作探究:
我与作者零距离
朱德(1886——1967):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还参加了蔡锷领导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井岗山会师,两万五千里长征,曾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
咬文嚼字
一、认认下列加点的字:
nì shú diàn gēng ǎi qì yá
溺死 私塾 佃农 庚子 和蔼 哭泣 衙门
shēn xǐ chuò wèi liáo mán lǒng
豪绅 迁徙 辍学 慰勉 聊叙 横蛮 仪陇
二、解释下列词语:
劳碌:事情多而辛苦。
滋味:味道。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指节俭。
慰勉:安慰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