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4900字。
2006年秋七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A卷)
(满分120分,120分钟完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玷污( ) 雏形( ) 禀告( ) 奢望( ) 猝然( ) 不愠( )
2.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洗zhu6( ) zǐ( )妹 è( )运 蹂lìn( ) 功xūn( ) 贪lán( )
3.文学常识填空:
①玛丽·居里是波兰籍 国 家,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③《论语》是一部记录 的书,共20篇,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4.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①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 )
②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 ( )
③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 )
5.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有成效,所以他说“ , 。”
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引用《论语》中孔子所说的“ , ”来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仲由“ , 。”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二、诗歌欣赏(4分,每小题2分)
理 想(节选)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是罗盘,一颗缀连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6.第二节诗列举了不同年代里的不同理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7.第四节后两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