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6张。体现新课程理念,课内分析与课外拓展结合。含配套教案,约2370字。
《囚绿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借窗前的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象征手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模仿运用。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语文课更具开放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抗敌精神的歌颂。
(2)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品味关键句——从凝聚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绿”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赏析——点拨——仿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启发。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常春藤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2分钟)
我们每个人对于颜色都有个人的癖好,我想问问同学们都喜欢哪些颜色?
同学们喜欢的颜色,可以说是异彩纷呈。每一种颜色代表了一种独特的个性。确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因为色彩的绚丽,世界才显得格外的美好;而我们的班级也因为同学们不同的个性而格外富有生机和活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革命先烈陆蠡的散文《囚绿记》。
二、 分组讨论:(13分钟)
1、 同学们预习了,下面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快速熟悉一下课文。
(板书)
囚绿记
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安宁、蓬勃、向阳、柔韧、固执
(喜悦------不快---------------祝福)
和平、自由的思想以及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
2、分组讨论:(10分钟)
活动:活动:先讨论2分钟,然后小组发表看法。
(1)一、三组讨论: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作者写出了绿的哪些特点?概括不好的地方齐读。(5分钟)
安宁、蓬勃、向阳、柔韧、固执
(2)二、四组讨论:以“_____绿”的动宾短语结构,概括作者的四个情感阶段。(3分钟)
赏绿-------囚绿-------释绿-------念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