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中 联 想 和 想 像 能 力 训 练(三)
北京 陈中复 原创
作者声明: 本人所著《高中联想和想像能力训练》一书,已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版权所有,不要侵权。
训练三 同中求异 生动形象
——相似联想法写作训练
一 训练目的
1 领会相似联想法的特点、写作要求及作用
2 运用比喻联想法作文 ,给文章增添美感 二 训练指导
(一)相似联想法的特点与写作要求
1.相似联想法的特点
这种联想法要抓住人或事物的相似点“由此及彼”展开联想。相似联想在行文中经常以比喻的形式出现。这个联想的过程,实质也是同中求异的过程,所谓同,就是事物的共同点,即比喻的相似点;所谓异,就是喻体,它按着作者强调的某种事物的共同特征,去联想与之相类似的而又与本体不同质的另一种事物。
在大千世界之中,很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似现象,即此事物与彼事物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大到星球宇宙,小到分子原子,无不存在着大量的相似之处。事物之间的这种相似性,既有其外部特征、(包括形状、色彩、声音等),又有其内部特征(包括神情、性质、作用等)。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相似之处,所以,在文章写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作者写到甲事物时,那相似之处就有可能成为触发点,而促使作者联想到乙事物。所谓相似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的感受引起的和该事物在形状、色彩、神情、性质等方面有着某些相似之处的事物的联想。
我国著名思维学家张光鉴先生认为 :“大至宇宙星系之间,小至每个原子运动的形式都存在着大量的相似之处”因此,相似思维是普遍存在的,它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举例说道:客观世界到处是相似的痕迹和联系。即使是人类科学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都如同史学家所惊叹的那样——“呈现着惊人的相似”。比如,大多数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经历过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等。社会形态都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等。不但社会宏观的发展过程有如此之多的相似,就连许多理论和技术应用过程中,人们也常常使用相似联想进行创造性活动。
相似联想作为一种扩展性动态型的思维活动,在文章写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诸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与构思相关的象征手法等都与相似联想密切相关。换言之,形成这些修辞手法(包括与构思相关的象征手法)的心理条件都是相似联想。其中,运用范围最广,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比喻联想,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它要求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从而可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在记叙文写作中,比喻联想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例如,在表达人物思想情感时,若能恰当地运用比喻联想,不仅可使文思活跃,而且可使描述形象,表达的思想情感含蕴而耐人寻味。当然,联想不是随意乱想,要注意符合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和特定条件下的特定感情。而且,这种联想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