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时间:2003年6月4日 星期四 第一节
开课班级:高一(1)班
开课类型:课内自读课
开课主题:登泰山记
开课者: 吴秀琴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 知识点
1. 掌握实词:阴、阳、乘、望、几、及、既、坐、或
掌握虚词:及、以
2. 了解作者的登山路径、领略泰山日出的景色
(二) 能力训练点
1. 体会作者写景的顺序和优美的语句
2. 培养直译、意译的能力
3. 作者写景方法的课外能力迁移
(三) 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二. 重点和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作者的登山路径
2. 作者对泰山日出的描写极其描写方法
3. 文言知识卡的制作
4. 文言直译、意译的训练
难点:
作者写景方法的课外能力的迁移
解决办法:
学生在自读课上借助文下注释直译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课堂上讨论教学重点内容,课后自己进行文言知识卡的制作,实现文言知识的积累
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 学生活动设计
1. 自读课预习、诵读、自行直译
2. 预习过程中提疑、讨论
五.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明确目标
1. 分角色朗读文章,教师指导朗读
2. 讲析课文最精彩处——观日出,由此引带登山路径
3. 了解泰山的地理环境
二. 导入新课:由赏析杜甫诗《望岳》导入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赏析:1.讲析画横线的词语含义后,师生共同疏通诗的内容
2.“钟”字写出了大自然的 ,“割”字写出了泰山的 。
3.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4.在作者的笔下,泰山给你怎样的印象?
(2)“五岳归来不看山”——五岳的介绍(赏析过程中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