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10个字。
  倡导自主理念凸显主体地位
  ——浅谈新课标中的作文教学
  铜陵县第三中学张启虎
  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中渐趋成熟,走向对人文内涵的探索。在“人文”精神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以活动者的参与、感悟、接受、成长为根本目的,关注学生主体的活动和接受。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却忽视了“人本”思想、生活实际,忽视了“人本”情感的心理需求。而作文教学成了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中学的作文教学往往源于教师的讲授,起于教师的“限题、限体、甚至限旨”,止于教师的批改,作文教学离开了“人本”,忽视了写作主体,它是走不远的。“新课标”对写作教学作了重新要求,其中明确地凸显了写作主体的地位。
  一、“新课标”中的写作教学
  新课标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一是提出了内容表达方面的目标,“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观察、认识、思考和感悟;二是能够根据表现生活的需要,选择记叙、说明、议论等常见的表达方式来表现生活。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新课标强调了写作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心灵的倾吐,强调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社会性,让学生自己去体悟、去酝酿,有创意,有个性地表达。它要求教师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突破已经形成的写作教学误区,转变角色,变作文教学的主宰为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反映者,让作文内容贴近学生的思想感情实际。这就要求在作文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力,创设良好的写作心理环境,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的评价机制。
  二、凸显写作主体地位初探
  写作实践的主体是学生,作文的研究必须关照作文的主体——学生,只有促进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写作训练才能有效,写作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
  (一)丰富积累,坚持真实原则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应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罗曼•罗兰也说:“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要使内容符合真实生活或事理,就必须抓住生活,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