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1张,有朗读及教案。
《听听那冷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浓郁凄迷的家国愁思,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赞美与眷恋。
重点难点:
通过对听雨章节的理解把握作者情思,体味余式散文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显示古诗词中听雨的经典语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 《虞美人.听雨》
从这些句子中,从雨中,你听出了什么来?
师语:不同人在不同遭遇、不同情境下,听雨的感受也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进将近90岁高龄的台湾老作家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听听他的雨声,听听他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
把握:(解题)
看题目:听听那冷雨:
“雨”作为是本文的一个核心意象,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雨的?各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请从文中相关的句子进行品读
课件投影
触觉 冷雨 天潮潮地湿湿
视觉 淋淋漓漓 淅淅沥沥
点点滴滴 滂滂沱沱
听觉 清脆可听 单调可听的音乐
嗅觉 清清爽爽新新
有一点薄荷的香味 淡淡土腥气
引导语:作者感受雨的方式有很多,有看、嗅、闻、舔、听,
但是作者更偏爱于哪种呢?
(明确:听)
(听雨主要集中在5-10小节)
这又是为什么呢,到底作者在听那冷雨的过程感受到了什么,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这份笔纸心间的这份意境吧。
三、文本研习
(一)品味语言,鉴赏意境。
1、每个小组代表朗读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