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70字。
  囚绿记
  设计方案(一)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一段“交往”的故事,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阶段。
  1.寻绿(1—4段)。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
  2.观绿(5—7段)。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伸须、攀缘、舒叶、凋谢。这一部分是以写心理活动为主,所谓“观”的对象和“观”的行为倒成为其次,成为抒情的依托。
  3.囚绿(8—12段)。这五段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引绿入室,发现生的欢喜,绿条执意向外,绿条渐瘦渐弱,打算放绿出“牢”。囚绿至此结束,情感回到原来的喜绿状态。
  4.放绿(13段)。“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枝生存的背景。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绿枝条获得新生。
  5.怀绿(14段)。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
  五个阶段写实景伴随着写心理、写情感。开始囚绿时欢喜,发现绿枝条抗争后执意囚之,既怜爱又恼怒,但最终打算释放,释放后又非常怀念。
  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第一,物我互现,尽显性灵。作者只身独处,选择了与绿枝条对话、沟通心灵的方式排遣寂寞,所处一室虽小,而精神天地甚宽;景物本无性灵,进入作者有情的视野,便活了起来,成为“我”的朋友。第二,叙事有波澜。如果只写作者与绿枝条的“心灵絮语”而无甚变化,则流于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写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绿枝条的命运变化,作者始而欣喜,继而魔念生长,囚禁绿枝条,最后放生。由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到怀绿,五个阶段较为分明,其间波澜起伏。第三,含蓄蕴藉,深沉厚重。作者与绿枝条的命运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体验到生的欢欣、生的艰辛;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
  教学重点:
  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思路方法
  1.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分组讨论“我心中的绿”。
  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散文写作手法,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维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2.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进行模仿。
  3.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二是许多文人墨客歌咏过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诗词导入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总是和春紧密相连,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在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散文《囚绿记》中,绿又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陆蠡(1908—1942),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他有三本散文集:《海星》,于1936年8月问世;《竹刀》(曾名《溪名集》),于1938年3月出版;1940年8月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绿记》。三个文集的共同特色是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
  陆蠡也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2.基础积累
  请给下面加点字词注音。
  陆蠡(lí)         涸辙(zhé)           揠苗助长(yà)         淅沥(lì)
  猗郁(yī)         蕈菌(xùn)
  信息筛选
  快速阅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画出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明确:阅读记叙性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叙述过程,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在此基础之上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关键句,即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哲理思考的句子或体现行文脉络的句子。
  文章结构: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