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40字。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选的是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作品。《〈诗经〉两首》一为《氓》,偏重叙事,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婚恋悲剧。一为《采薇》,偏重抒情,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感情都相当丰富、复杂。《离骚》在课文里所节选的是全诗感情最浓烈、诗人形象最鲜明的部分,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决不就此退缩,决不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屈原的伟大思想与人格有一定的了解。以《离骚》为代表的“骚体”,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个特别的现象,出现时异军突起,衰落后很少再有人采用。不妨向学生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以引起他们对这首诗的学习兴趣。《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汉乐府作品,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在人物形象塑造、剪裁、结构、语言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诗歌通过焦仲卿、刘兰芝夫妇的婚变,深刻而又细致地描写了兰芝和焦母之间的矛盾,描写了兰芝和她哥哥之间的矛盾,从而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观念压迫下一个普通女子的地位,进一步对宗法社会传统伦理展开了有力的攻击。《诗三首》包括《涉江采芙蓉》、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涉江采芙蓉》为“古诗十九首”之一,产生于汉末,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不过,它的诗句仍具有自然质朴、不事雕饰的特点。《短歌行》是用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诗人以真实、新鲜、有力的情感吸引和打动读者。《归园田居(其一)》在组诗《归园田居》中有总括的性质,诗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最鲜明,学生很容易把握,这对于他们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归园田居(其一)》和《涉江采芙蓉》之间形成了一个对比,可以大略看到文人五言诗写作技巧的发展。
  总的看来,这些作品,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有民歌,也有文人创作;有鸿篇巨制,也有短小之作;有四言、五言,还有骚体。其中,《诗经》《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乃至中国文学的两大重要源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又为唐代五言格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根据课文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确立下列教学目标:
  第一,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的发展历程,各个时期诗歌的特点。了解《诗经》和《离骚》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要让学生从具体历史背景出发,立足文本,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及人物形象。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第三,要让学生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初步领会到不同节奏产生的不同情味。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第四,让学生初步进入语言的内部,去探寻语言运用的奥妙,努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第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细节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让学生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初步领会到不同节奏产生的不同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