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3、翻译全文,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4、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2、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3、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反复朗读,掌握词句。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领会课文大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对世界,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出示一幅儿童画)这幅儿童画上在地球和土星之间架起了空中通道,汽车直接从地球开上了土星。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即便是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物,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蚊子是我们夏天最讨厌的虫子,但这首儿童诗却是这样写的:“蚊子是捐血中心的义工/到各地方去/强迫人们捐血/但是他们不验血/怎么知道能不能使用?”这种想像很有意思吧!清代文学家沈复童年时把蚊子看作是群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沈复的这篇短文《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可能会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二、作品、作者简介
课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趣事》。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三、教师导学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习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要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本文,首先要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四、朗读课文
1、检查预习,让学生试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一读,写一写。
童稚(zhi) 藐小(miao) 项为之强(jiang) 鹤唳云端(li) 怡然称快(yi) 凹凸(ao tu) 土砾(li) 壑(he) 庞然大物(pang) 癞虾蟆(lai ha ma)
2、教师范读。
3、同桌对读,互纠错误。读时根据文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4、一生自告奋勇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5、学生齐读。
五、教师导学,要掌握文言文的规律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上述方法讲课后练习二①中的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有些词语是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时不妨采用讲述大意的办法。教师讲课后练习二②中的示例“怡然称快”。
六、疏通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