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90字。
  16  社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详略,加深理解。
  2、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
  3、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4、领会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5、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教学课时:两课时
  自学内容: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会复述故事情节。
  2、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分析人物形象。
  3、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和不理解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童年引读。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哪位同学愿把自己最难忘的经历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小说《社戏》,那又是怎样的一件事,一种感受呢?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围绕线索将全文分为三大部分。(1)看戏前(1—3段)——(2)看戏中(4—30段)——(3)看戏后(3l一49段)
  2、围绕“看戏中”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 
  讨论明确:一层(4—9段):看社戏前的波折;二层(10—13段):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三层(14—21段):在赵庄看社戏;四层(22—30段):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三、研读课文。
  文章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的豆并不好吃,戏也普通,那么难忘的是什么呢?
  小组讨论,明确:难忘人美、景美、生活美、人情美。
  (一)分析人物。
  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人物有谁?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他具有怎样的品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说主要描写了双喜,其他描写的人物有:桂生、阿发、六一公公。
  双喜:看戏前,当“我”因为看不到戏感到沮丧,人们都叹息地表示同情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当外祖母和母亲还有些不放心时,双喜马上表示“写包票”,同时提出了几条有力的根据,至使“我”能去看社戏。航船出发了,双喜“拔前篙”,第一个出动,像小伙伴中的领头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