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一、教学目标
1. 能阐述勾践灭吴的原因及学习勾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 掌握“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3. 学习本文在材料剪裁方面的特点。
4. 学习本文在语言使用方面的特点。
二、难重点
1. 学习本文在材料剪裁方面的特点。
2. 学习本文在语言使用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设计
1.课型:讲读课。
2.课时:3课时。
3.教具: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国语》简介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教学参考用书

杂记中国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郑、楚、吴 、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又称《春秋外传》。大约是春秋末鲁人左丘明所作,与《左传》同为解说《春秋》经的姐妹篇。近代学者研究证实,春秋时有称为瞽矇的盲史官,专门记诵、讲述古今历史。左丘明即是略早于孙子的著名瞽矇。瞽矇讲述的史事被后人笔录成书,称为《语》,按国别区分即为《周语》、《鲁语》等,总称为《国语》。战国时该书已流行于世。全书21卷,记事上至西周早期,下至战国之初,但以春秋时期为主,《国语》是价值很高的原始素材,所以司马迁编著《史记》时曾大量取材于此。三国时吴人韦昭为《国语》作解,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