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90字。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爱默生说,思想是行动的种子。教学思想的确立决定了教学行为的结果,说课便是体现教学思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很高兴能通过今天的说课活动,向各位领导和老师汇报我对教学的一些思考和认识,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口技》。
一. 说教材
《口技.》这篇文章出现在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是清代作家林嗣环所写的一篇文章。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高超的表演技艺,令人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 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通过诵读,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依据新课标要求,结合这篇文章的特点,我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能力目标
A:诵读课文,积累重点实虚词,培养文言语感。
B: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B:复述课文大意,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深切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热情。
三. 说重点难点
一篇文章,学生学习起来不可能面面俱到,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反复朗读积累重点实词,培养文言语感,加强文化素养。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 反复朗读,积累重点实词,培养文言语感。
2 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学生以前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缺乏理性认识,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教学重点二: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四. 说教法学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不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什么地步,学习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有些基本的原则是不能改变的,即加强朗读与背诵。在教学过程中,我避免采用字字串讲的方式,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多诵。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培养文言语感,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2复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