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4440字。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2009—201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第一部分(24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suō) 影 ②(yōu) 扬 ③谈笑风 (shēng) ④惊慌失 (cuò)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略而过的建筑,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
②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盛在碗里令人赏心阅目,舍不得吃。卖糖葫芦的小贩川梭来往,竹筒里抽签子,中了彩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海日生残夜, 。( 《次北固山下》)
②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③ ,松间沙路净无泥……( 《浣溪沙》)
④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 》)
⑤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王墓前对联)
4.网络用语,即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为谐音、错别字演变而成,也有象形字词,以及在论坛上引起流行的经典语录。如“菜鸟”原指电脑水平比较低的人,后来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拿手的人。“灌水”原指在论坛发表的没什么阅读价值的帖子,现多比喻空洞的、搞笑的言论。
(1)根据下面句子的提示,请你说说下面的网络用字代表的含义。(4分)
①韩国某学者发表言论说端午节源于友们纷纷表示被雷倒。
[答]
②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要问她,会不会显得很囧啊?
[答]
(2)对于网络用语盛行的现象,你做何评价?(回答不要超过50字)
[答]
5.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何凤山先生的不朽事迹。(2分)
何凤山,1901年生于益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信义中学。1938年至1942年,何凤山任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领事馆总领事,当时德国法西斯正残酷迫害犹太人,何凤山冒着生命危险,向打来那个又踢人签发到中国上海的“生命签证”,使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免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