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共19张,信息全面,注重引导学生如何读懂诗,易于接受,操作性强。
有配套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第 1 课时)
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朱丽华 辅备教师 艾新怀
课题 唐诗之旅总起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歌的基本常识
2. 理解诗歌鉴赏的常用概念:意象和意境
重点 1.近体诗的分类及格律特点2.两个概念。
难点 对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识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作业 抄写词语
板
书
设
计 古体诗(唐以前)
旧体诗 近体诗(唐以后) 又叫格律诗,分为 律诗和绝句
宋词
元曲
新体诗 现代新诗:1919年5月--1949年
当代新诗:1949年10月1日以后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两大源头。启功论诗。
二、板书勾勒诗歌构架。
三、重点近体诗的分类及格律特点、代表作家、常用术语。
1.古典诗歌按体裁分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为界。
[活动]请同学们根据近体诗的格律特点,联想起学过的律诗与绝句
2、代表作家
[活动]说说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代表诗人
[讨论]初盛唐与晚唐诗人的诗歌气象有什么不同。
3、两个术语:意象和意境
[示例]马致远的《秋思》
[活动]背诵并指出《秋思》中的意象
[思考并归纳]A意象通常由什么词来充当?B用四个字的短语概括《秋思》的意境
C鉴赏诗歌意境的题,答题包括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