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40字。
《秋水》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了解有关文言句式的特点。
2、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思想,了解《庄子》的说理特点,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说理,文笔汪洋恣肆。
【使用说明】
1、请同学们利用自习时间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熟读课文。
2、课上重点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一、自主学习
(一)识记字音
泾( )流 涘( ) 渚( )崖 殆( )
(二)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1、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泾流之大 ②不辩牛马
2、词类活用
①秋水时至
②顺流而东行
③东面而视
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⑤而轻伯夷之义
3、一词多义:
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
以为莫己若者。
闻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4、古今异义:
①东面而视
②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③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特殊句式
①以为莫己若 ②我之谓也
③闻道百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课文成语:
①望洋兴叹
②贻笑大方
③大方之家
(三)走近作者
庄子,名周,( 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曾任漆园吏。后隐居终老一生。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大师,他和庄子并称为“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