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40字。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浙师大人文学院  倪高华
  一、说教材
  《沁园春·长沙》出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向青春举杯”这一专题的“吟诵青春”板块,这首词作为高一新生高中语文学习的开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高一的学生正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是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襟和蔑视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毛泽东的词很多,不少词的艺术成就都在《沁园春·长沙》之上,《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一新生的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管编订者是否有此意图,教材的情感教育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综观新高考以来的诗歌鉴赏题的误答原因有:轻读诗,重做题,平时阅读品质不良,缺乏阅读激情,语感弱,对诗的感受浅薄。著名文艺美学家,理论家朱光潜也说,一般青年喜欢听诗而不喜欢读诗,这也说明现代学生在诵读、品读诗歌上下的功夫远远不够。俗语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所以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主,重点放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这方面。
  二、教学原理
  1.单元教学理念:
  鉴赏诗歌是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要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联想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言外之意,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
   2.单元教学思路:
  (1)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
  (2)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生动、鲜明的意象,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增补诗中没有说出的内容,表达独特的感悟,缓缓咀嚼出诗歌的滋味。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鉴赏,体会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抱负;
  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鉴赏能力。
  (确立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读,以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为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吟读,体会深秋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分析
  (确立依据:培养语感要靠读,理解诗意,感受意境,领会主旨要靠对凝练的语言的揣摩和分析)
  五、教学安排:
  (一)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鉴赏,了解诗词的写作特点,体会文中所表现出的真挚而豪放的感情,从而深入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