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诗经》三首

浙江永嘉上塘中学 章胜亮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并掌握重章复唱的形式特点,从而提高阅读诗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法,让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和对美好事物向往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及比兴的艺术手法的妙处。
2、把握《无衣》《静女》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是什么意思?(指“文学”)还有其他的例子吗?(“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为什么会用“风骚”来代替“文学”呢,这还得从文学的源头——诗经和楚辞说起。“风”指“国风”,“骚”指“离骚”,分别是诗经和楚辞的代表,同时业是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三、分析全文
(一)《无衣》
1、诵读提示
通过音读、意读、情读一步步从陌生走向精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