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字。
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教学浅探
武汉市新洲三中 沈国军
考点回顾
一、 理解(B级)
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二、 分析综合(C级)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三、 鉴赏评价(E级)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提升
培养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紧扣文章主旨,理清作者思路,按题目要求准确筛选,抽象,概括,整合和表达文中信息。能初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教学步骤
一、 审析题干,坐标定位
高考现代问主观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时就要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然后以要求为坐标来定位,根据上下文的意脉,寻找答题的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解答试题。
例如,解答本次试题中的第17题“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恶性循环’的过程。(不超过25字)”要准确地解答这道试题就必须仔细地审析题干的要求,并以其为坐标定位。
1、 题干中的“恶性循环”具体指什么循环?
答案:害怕独处的恶性循环。
2、 周国平先生在文章的哪个语段中重点阐释了这一“恶性循环”?
答案: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3、 这个语段中哪些重要的词语和语句对阐释这一“恶性循环”起关键作用?请用横线在这些词语和语句下划上记号。
答案:“世上正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只独自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
“只要闲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消遣……”
“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
“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4、 请将上面关键语句和中心词语组合成符合题干要求的简明答案。
答案:害怕独处(最怕独处)——寻找消遣(四处消遣)——内心空虚(空虚无聊)——失去自我(逃避自我)——更怕独处。(20字)
通过以上分析,这道题目的答案就水到渠成地凸现在我们眼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