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10字。

  凉州区永昌镇永昌中学课堂教学案例与设计首页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学期    第二轮修改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题 邓稼先1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者 付保林
  七(4)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能力目标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情感目标 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模式 参与式 主要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与教具  课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   一   轮   教   学   设   计 第二轮教学设计补充完善
  一、 导入课文。 二、 
  (讲述“任人宰割”的中国实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的实况。 
  迅速将学生带入悲愤、严肃而又崇敬的氛围。)那为改变中国屈辱史,使原 
  子弹、氢弹成功爆炸,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 
  —邓稼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位名人的足迹,去深入他的灵 
  魂,去感悟他的精神……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 
  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 
  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 
  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 
  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 
  备注:每课时设计要写出必要的小结、课后记载、板书设计等内容。
  凉州区永昌镇永昌中学课堂教学案例与设计续页
  总第   课时
  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 
  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 
  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 
  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 
  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 
  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 
  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 
  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 
  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