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20字。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肉体和精神摧残;
2、学习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文本演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争自人类有史以来就如影随形伴随着我们,关于战争的诗文也随之产生: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十五从军征》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李白《战城南》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反映上个世纪“二战”的小说,从中了解一个普通苏联士兵的痛苦遭遇,了解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身心的摧残,理解和平的珍贵。
二、了解作者: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教学过程
1、题目是《一个人的遭遇》,“一个人 指谁?
明确 :索科洛夫
2、《一个人的遭遇》写了索科洛夫苦难的一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下索科洛夫一生有哪些苦难遭遇?当时的表现和心情是怎样的?
⑴ 被俘 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头缩在肩膀里。
⑵ 妻女炸死 没有把信念到底,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我倒在床上;我走到我们一家住过的那地方,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我实在难受极了,站了一会,感到穿心的悲痛,有走回火车站,在那边我连一个小时也呆不下去。
⑶ 儿子牺牲 一道电流刺透我的身体,我忽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我摇摇晃晃,勉强站住了脚跟,儿子躺在棺材里的肖像;我吻了他,走到一旁;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心痛的厉害;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
⑷ 车祸 悲愁的心
3、在这苦难的遭遇中,索科洛夫还叙述到了他的“满足”甚至喜气洋洋的事情,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都有哪些?
⑴ 成功的逃亡 兴奋激动
⑵ 儿子活着 重燃希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