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张,图文并茂,条理清晰,操作性强,注重情感,并配有相应的word文档。
听听那冷雨
普宁二中 林妙妙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品读,理清思路,体会余光中笔下“雨”的美。
2、通过朗读和分析,品味意境,体会文章中浓浓的家国之思。
3、通过文章引导学生体会“文化乡愁”,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美读法,引导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沉潜到作品的深处,整体感知文章的情感美意境美。
2、提过提问和思考让学生体悟余光中先生那浓浓的家国之思,文化乡愁。情感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深沉的乡愁和强烈的爱国情思,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听听那冷雨”中“听冷雨”所蕴含的深深的家国之思、文化乡愁。
2、品位语言,体悟意境。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雨是大家熟悉的自然现象之一。春雨绵绵、秋雨潇潇。雨落在地上,有时也落在人的心上,引人遐想,勾人情思。文人笔下的雨更是词句优美,意象多端。谁能来给大家吟几句关于雨的诗句?请2—3位学生回答。
Ppt展示以下诗句: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心喜而雨润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心乐而雨酥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心苦而雨寒
蒋捷《虞美人•听雨》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和乡思,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家国之痛。那种乡愁是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雨作为抒情物象贯穿一生一世。
过渡:何时暖,何时寒?——心暖时暖,心寒时寒。
作者笔下是“冷雨”,为何?——心冷,心为何而冷。
二、 解题
当你面对“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时,会获得哪些信息?会产生哪些疑问?
析: 信息:内心凄凉、乡愁
疑问:他是怎么“听雨”的?听到了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