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70字。
综合性学习
成长与生活(成长的烦恼•微笑面对生活)
一、积累与“成长与生活”有关的名言俗语。
勤奋:(谚语)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名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宽容:(名言)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胸怀)------雨果 (俗语)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逆境:(俗语) 吃一堑,长一智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知识
(名言)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
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有关名言
自信•乐观:(名言) 人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居里夫人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雨果
团结•合作:(俗语) 人心齐,泰山移 四海之内皆兄弟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友善:(俗语) 成人之善真君子,嫉贤妒能是小人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自立•自强:(俗语) 夫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靠天不如靠人,靠人不如靠己
二、成长的烦恼
九年级某班举行关于“成长的烦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使同学们正确认识成长中的烦恼。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如:“正视烦恼,飞扬青春” “最近比较烦,我该怎么办?” 。
2、如果让你来设计此次活动程序,你会怎样设计?
示例:①先分发调查表调查 ②分析调查表,得出结论 ③就主要问题组织讨论寻找解决办法 ④分类设计办展板(或写报告)
3、写出自己最烦恼的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对待的?
4、如果让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长辈或名人,请你设计几个问题。
⑴ 您在少年时期曾有过烦恼吗,您是怎样对待这些烦恼的?
⑵ 现在重新审视,您怎样评价当年那些烦恼?
5、如果让你去采访,你将怎么设计采访过程呢?
步骤:⑴称呼,问好 ⑵自我介绍(熟人可免) ⑶阐明采访目的 ⑷进行采访 ⑸结束语(祝福语 谢语)
6、假若你的朋友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你将怎样劝慰他(她)?
(A)、如:他性格内向,无法与人沟通很烦恼时
你可以说:其实你人挺好,心地也好,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这没关系,如果你试着去大胆地与别人沟通交流,吧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很受欢迎,与别人相处很容易的。
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 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口里说道:“……”
( 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真实生动的细节,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加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
材料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一系列艰难的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强烈地突出了父爱这一主题。试想,朱自清只是写“父亲过铁路给我买了一些橘子”,效果会怎样?这正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细节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怎么做的,才能把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运用修辞::巧妙的运用修辞,即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材料四: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 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鲁迅的《药》
(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 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 于读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热闹似的,令人伤心痛心。 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材料五: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三)巧用修饰词
四、体验 感受 表达
下面这些经历和体验,大家都曾有过,但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这是个人独特的体验,把当时的这种感觉具体描绘出来,那也将是非常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而且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组
A 他生气了
B 他一言不发,转身就走。噔,噔,噔,噔,他的脚板擦过的每一寸地板都在哧哧地冒着烟。
第二组
A 爸爸看见我卷子上的100分,他高兴极了。
B 记得那天,卷子上的100分映得爸爸的脸都红了,他乐得不知说什么好,嘴里衔着一根没有点着的香烟,轻轻地哼着小调。一会儿摸摸我的头,一会儿拍拍我的肩,眼睛、眉毛乱动,得意得像是在他脸上跳舞。
第三组
A 西瓜真好吃啊!
B 那西瓜好像不是在嘴里,而是同身体里的每一根神经亲密接触。那清凉的感觉神秘地游走,抵达指尖、足尖,喊醒每一个细胞。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赏析范文,寻找其进行细致刻画的手法,并讨论总结。)
大家的作文中经常使用诸如“高兴”“讨厌”“很棒”一类含混的词语,这些词语虽然也有一定的情感倾向,但不具体,没有独特性。大自然和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在平时就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作文品质,即在自己心有所感、情有所动的时候,要逼迫自己把这种感觉准确具体地表达出来,这时,写作技巧必不可少。
五、总结细节描写写作规律
(一)锤炼字词(精用动词)
(二)运用修辞::巧妙的运用修辞,即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三)巧用修饰词
六、阅读节选文章《碰鸡蛋》,评改全文,注意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碰鸡蛋(学生原文)
清明时节,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就是碰鸡蛋。
一大早,妈妈就用红颜料给我染了十个小鸡蛋和一个大鹅蛋。吃玩了饭,好朋友张志浩就拿了几个鸡蛋来和我碰鸡蛋。我用我的一个小鸡蛋连续碰碎了张志浩的三、四个鸡蛋,他的手中,只有最后一个鸡蛋了。这时,他非常紧张,生怕最后一个鸡蛋也被我碰碎。但是他却对我说:“你看好了,这次你一定会输。”我对他说:“这样吧,我让你一下,你可以先碰我的鸡蛋。”于是张志浩握紧自己的鸡蛋向我的鸡蛋碰来,一下子,我以为他的鸡蛋碎了,却没有想到,我的鸡蛋居然被碰裂了。我非常伤心,张志浩却高兴的不得了。,一直不停的笑,我不高兴的对他说:“别笑了,我们继续比赛吧。”
接着,我又被他碰碎了三个鸡蛋,我愈加伤心,他却愈加高兴。我的鸡蛋一下子就被碰碎了一半。我就拿出我最厉害的大鹅蛋和他的比。他却不愿意,说:“鹅蛋太大了,不行。”我只好拿出我最信任的特小号鸡蛋。张志浩见我拿出了这么一个小鸡蛋,哈哈大笑说:“你没有鸡蛋了么,怎么拿了这么小的一个来和我比?”他都快笑的闭不上嘴了。只听“啪”的一声,他笑不出来了,他的鸡蛋被碰碎了。而我赢得了这场碰鸡蛋比赛的最后胜利。
找细节,谈细节,强调方法技巧。
七、小结
写作文,我们缺乏的不是把故事叙述完整的能力,而是缺乏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希望大家今后在写作时充分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些方法技巧,将身边的事和人写活了,让我们感到平淡的生活其实是那样的富有情趣,让我们看到作文就象生活一样精彩倍出。请大家感受细节,留住细节,刻画细节,让细节为你的作文添色增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