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爱、感受美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设计
九江市十一中 王双惠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阅读的要求中谈到以下几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新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童话作品。我国著名的童话诗人金波讲述了一个盲孩子在他的影子的帮助下寻找到光明的故事,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帮助,启发我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在这篇童话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营造了一个纯真、温馨、充满绚丽色彩的意境,美的意境和美的语言能给读者以美的熏陶。新的一轮语文教学改革注重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的方面着眼,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如何用好这个例子,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让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突出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方法,注重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在对文本的发现、探究、研究过程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帮助、引导每一个学生自己独立地学习,让学生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体验中主动的独立学习,并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索,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2、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3、体验文章美的意境、美的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4、迁移感情,着重体会生活中点滴的爱,学会理解爱、体会爱。
教学重点:
1、对文章“三美”(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的感悟。
2、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概括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台湾《中华儿童百科全书》中解释“童话”为:“童话就是写给小孩子看的故事,不过这故事并不是普通的故事,也不是真的故事。这故事是想出来的最可爱的故事。这故事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