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张和忠 (213001)
课改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展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有新的变化,只有教师有理地、有趣地、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有机会变学习方式,有可能变学习方式,有必要变学习方式。
那么,怎样去追求新的变化呢?我以为关键要改变原来的备课方式。不能用分析替代学生的感悟,送结论替代学生的思考,给知识替代学生的能力,以操练替代学生的探究。要依托教材,寻找亮点,解决疑点,发现趣点。
下面,以朱自清《春》一文为例,谈我的教学设想及教学安排:
《春》是一篇传统的初中语文老教材,教学资料繁多,有关研究文章也不计其数,就是以《春》为例的教案设计也有多种,教师常囿于这些资料,难以跳出这些框架,学生在教师的一个个字的赏析,一句句话的分析中,用大人的眼光去领略春,用大人的心感受春,用大人的感悟来认识春,最后硬是让学生去看调色板而不是欣赏由调色板创作出的优美画。
教学中,我一改习惯的作法,这样设计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读课文:
  第一遍:读准。要求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这一遍,要求仔细读:不漏字,不添字,也不错字。这是学语文的起码要求,这是学语文进行探讨、研究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经过这一遍仔细认真的阅读,才能进入第二步。
第二遍:读懂。要求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构层次怎样,选材构思如何。有了整体的把握,再进行局部的理解,这一遍读书,重点在于对作者思路的理解,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对文章具体细微处的体会。有了这一步,才能进入第三步。
第三遍:读美。这是对课文的赏析,只有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步。这一步要求在快速阅读中,找出自己感觉最深刻的段落,并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体会它的深层含义,让学生在读中去初步欣赏,在欣赏中加深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在评价中学习作者的写法,在交流中促发新的感想。
二、 作批注:
这一环节和读书基本同步进行。作批注是养成学生读书眼到、
手到、心到的最佳方法,批注重点在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写得如何”三个方面。
写了什么,主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大到整篇课文内容,也可细到每小节的具体内容,这是锻炼概括能力的好方法,一般只需一二句话概述即可,只有从整体把握住,细微处的批注才能不出偏差。基本思路是:全文的基本内容,每部分的基本内容,每层次的基本内容。这便是把书读薄的方法。
怎么写的,主要从作者的思路上考虑文章的写法,重在探讨写的好在那里的问题。这是为写作作准备的关键一步。只有重视了对文章作法的领会,才有可能提升作文水平。
写得如何,重在对文章的赏析,细到字词句段,大到主题结构,这是更高要求的批注。具体步骤是:先找出,然后体会,最后作批注。这既是一种读书,更是一种对话,一种与作者的交流。在读书中感悟,在批注中思考,在感悟思考中更深层次的理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