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50字。

  全国首届国学、中小学古诗文教学论文评选参赛作品
  例说初中文言文课内预习课教学策略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教科处   喻晓红
  我们都清楚:文言文阅读是通过文言来理解文章、接收信息、体验感悟和获得美感的过程。然而,碍于文言文的阅读难度、知识容量、中考压力等多种因素,这一阅读体验过程往往都被教师越俎代庖了,学生的阅读只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被迫完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披文入情,由情到理,由外到内,放松心态地独自领略文言精华,缺少了这一精神麦场的旷达与深刻。究其原因,最关键的症结在:学生没有预习,学生不会预习!
  我们无法想像:一堂缺乏预习环节的文言教学课堂会走向怎样一种境地。我们更无法可想:作为阅读难度远超现代文阅读的一堂初中文言课堂,如果在预习环节缺少老师得法的指导,又会走向怎样一种境地!
  那么,文言文的预习现状究竟如何呢?事实上,面对一大堆作业、考试,再加放纵贪玩或不善管理时间,学生的每天课余时间,能排上预习的时间也就所剩无几;最严重的是,我们老师自己对预习也缺乏深入研究,对学生预习方法缺乏得力而持久的指导,因此,很多学生不知如何预习或者预习低效;再加上为教者找不到省时有效的预习反馈策略,在繁重的教学负担下,我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而,作为语文学习前奏曲的预习更多时候成了一句口号,基本上没有落实。大多数学生课前不预习或被动预习,对课文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陌生,课上又忙于应付老师的“提问”、“讨论”、“启发”、“训练”,有时一篇经典文言课文往往一、二课时就搞定!
  我以为,文言文的预习要见效果,必须保证课内安排,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使我积淀了一点指导学生课内预习文言文的经验,在我所教的学生当中,多数学生对文言学习充满兴趣,能主动预习,有不少深入的发现与见解。在此,我想就自己近年来对初中文言文课内预习课教学策略的一点经验与大家交流与分享。
  一、文言文课内预习课教学的导学策略
  1.目标定向、提纲引路
  此教学策略呈现的主要形式为预习提纲,预习提纲呈现了三大设计思路:一是学生自学有目标定向——自学要点的设计清晰流程,从知识到能力逐层递进;二是自学提纲内容详实,清晰呈现学习流程,学生的学习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深入文本;三是导学要点适时扶助,确保学生在有序、循法中进行自主预习,下面以《杜甫诗三首》的自主学习纲为例看目标定向、提纲引路的导学过程与策略:
  学
  习
  目
  标 1.熟练掌握10个重点字的读音,8个重点字的书写,12个重点词的含义。
  2.熟练背诵、默写三首诗歌。
  3.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诗圣”、“诗史”的含义,探究三首诗作风格的变化。
  自读
  流程 自读提纲 导学要点
  文
  学
  常
  识 杜甫(公元712-770),字       ,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      。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        诗人,他的诗篇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        ”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他的诗歌被公认为“          ”,他本人也被看做一带代宗师,被尊称为“          ”。
  字
  正
  腔
  圆
  读
  诗
  歌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留心黑体字的书写)
  决眦(   )    浑欲(   )   搔更短(   )
  不胜簪(   )   逾墙(   )    老妪(   )邺城戍(   )(   )幽咽(   )   惟有(   )
  2.解释下列加横线字词的含义
  钟        神秀       决眦      会当   
  浑欲       逾墙走          邺城戍    
  偷生       请从            幽咽
  3.标注以下诗句的朗读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有孙母未去,出无完裙。 学习字正腔圆的读诗方法
  1.读准字音,咬字清晰。
  2.读出音长,富有意味:可以按古人的读法,一二声稍稍拉长,三四声相对短促。比如:暮(mù)投(tóu)---石(shí)---壕(háo)---村(cūn)---,有(yǒu)吏(lì)夜(yè)捉(zhuō)---人(rén)---
  3.读出节奏,抑扬顿挫:古诗节奏划分规律:四字句为二二式,五字句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句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