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6710字。
2010年福建省漳州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按要求填空。(10分,以回答正确的5 道题计分)
(1)海水是 ,海波 ,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郑振铎《海燕》)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诗经》 )
(3) , 。从头越,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 娄山关》)
(4)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5)《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精神的诗句
, 。
(6)“ , ”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这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是人类文明最优秀的成果之一。( 《论语》十则)
(7)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古诗词中非常活跃的音符。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雨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
2、名著阅读(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根据选段,大虫的动作行为前后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表现武松这一人物形象起什么作用?
(2)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回答(3分)
①简单讲述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经过。
②《鲁滨逊漂流记》中写鲁滨逊第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处。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你知道吗?请列出三个。
3、语言实际运用(4分)
(1)猜灯谜(2分)
①瞪着眼睛瞧,个个都不少(打一字)
②“我有一个好爸爸”(打一个神话人名)
(2)“物语”的写作能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请你仿照下面两句话的写法,从竹子、牵牛花、镜子中选一项再写两句。要求:有一定意思,字数与例句不必相同。
天平(事物)
谁给的东西多,就偏向谁。(批评)
一生追求平等,始终不渝。(表扬)
(事物)
(批评)
(表扬)
4、综合性学习。(6分)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今年4月5日,我国发行《清明节》特种邮票一套3枚(见下图),紧扣清明文化主题,反映出“祭祖”“踏青”“插柳”3个主要内容,背景为蓝天、白云,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生动表现了中国清明文化的历史和传承发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