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勾践灭吴》教案
一、 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自习、教师答疑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
⑵能力目标:通过对文章的梳理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
⑶情感目标:感受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可贵精神。
二、 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的关键字词
三、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结构
四、 教学方法:诵读法
五、 辅助手段:多媒体
六、 预习:朗读三遍,通过一定的参考资料自行疏通并翻译全文
第一课时
教师的指令与点拨
一、 新课导入
清初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屋里曾有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有两个著名的成语,一个是破釜成舟,一个是卧薪尝胆。破釜成舟描绘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历史功绩,而卧薪尝胆描绘的则是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勾践。勾践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是如何在失败中崛起,终于报仇雪恨,吞并吴国的。
二、 解题
1、 关于《国语》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在记载的内容上,它主要记载了八国的历史事实,从而反映春秋列国的情况。
2、 关于写作背景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起先,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他曾叮嘱儿子夫差为其报仇。夫差练兵三年,击败越国。越国国君勾践失败后退守到会稽,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的准备终于复仇雪耻。本文记叙的就是勾践灭吴的整个过程。
三、 教学进程
1、 关于朗读:昨天我已经让大家去好好预习这篇文章了,相信通过大家的预习一些生僻字的读音应该明确了,文章的基本大意也应该了解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把文章朗读一遍,注意朗读时语音的节奏和停顿。(读完后教师对朗读情况做适当的总结,主要从读音和句子的停顿方面,把握学生文言文的朗读关。)
2、 研习文章的第一段:下面请大家自由诵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结合自身的预习情况,看看自己在文意理解和关键字词的把握方面还有哪些疑问?这些疑问首先可以通过前后的四人小组讨论解决,如果通过讨论还是无法解决,那么就有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解决。(如果学生的问题比较少,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解决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栖:退守;父兄:偏义副词指父辈;知:管理;资:储备;虽:即使;爪牙之士:武士;无乃:恐怕……,表猜测或揣度语气;后:迟、晚;苟:如果、假如;遂:终于。)
分析文章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先自行解决相关的重要的字词,一般就是古今差异比较大的或词类活用的以及那些一词多义的情况,注意一定要划出那些重要的字词并将相关的解释写在这些字词的边上。如果对于某些字词你无法确定,那么我们还是可以采用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乃至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