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60字。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一
  编写人:田亚荣      审定人:高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生平及《史记》的有关知识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2、掌握“闻”“见”“却”“因”“以”“顾”等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蔺相如的形象。
  [教学难点、重点分析 ]学习目标2、3
  【学习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掌握重点实虚词和人物形象的客观分析。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受其父影响,他幼年时期就酷爱学习。20岁以后,他游遍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来,继承父职,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公元前99,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书,历尽十载完成《史记》。
  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不仅如此,《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三)时代背景简介。
  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大,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他南面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虽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赵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内部之间的将相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A级)
  倨(    )睨(    )镬(    )嘻(    )觑(    )渑(    )
  怿(  )匿(  )驽(  )刎(  )颈之交  列观(  )
  二、 积累文言知识(B级)
  (1) 一词多义
  闻:以勇气闻于诸侯 (      )   见: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      )
  忽闻门外虫鸣    (      )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      )
  指:秦指示王   (      )         却:相如因持璧却立  (      )
  头发上指    (      )          已却秦存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