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1580字。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
  语文模拟试题(一)
  本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充溢    自缢    谥号    心胸狭隘     B.框架    眼眶    诓骗    匡扶汉室
  C.沉疴    呵斥    坎坷    百舸争流     D.和谐    楷模    揩油    白头偕老
  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推崇  煞风景  旁证博引  死皮赖脸     B.窜改  喜滋滋  迫不急待  出奇致胜
  C.糟蹋  暖乎乎  出奇不意  通货膨胀     D.思辨  和事佬  光彩炫目  自顾不暇
  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连锁零售行业如今步履维艰,经历了发展十多年来最为困难的时期,销售和利润都呈下降趋势。
  B.今年初,几乎无法估算的网上购物平台雨后春笋般出现,网上购物市场如何火爆单从它对电子支付行业的带动效应就可以管窥蠡测。
  C.甲型H1Nl流感的蔓延,使得全球风声鹤唳,一些政府紧急关闭学校,疏散学生,防止病毒的迅速扩散。   
  D.我们在阅读中含英咀华、沐雨啜露,我们的心灵被滋润,情感被丰富,语言被净化,胸怀被开阔,就积淀为一种内在的修养。
  4.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重庆市将开展“千万市民文明行动”,积极推广文明礼貌用语,促进市民“嘴不乱说、口不乱吐、手不乱扔、脚不乱行”等基本行为习惯。
  B.第十二届“渝洽会”两日之内揽金过千亿左右,在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重庆显现出了境内外投资“避风港”效应。
  C.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取代察举征辟的推荐制,现代的高考取代“文革时期”的推荐、评审制,都证明了在一个监督乏力的社会,“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应试教育是最好的选拔方式。
  D.大渝网将大力打造记录我市历史发展的重要数据库——重庆网史博物馆,成为重庆市最大最全的首个网上历史博物馆。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诗与自然
  雷抒雁
  同所有的动物、植物一样,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自然界给了人类的一切,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所以人类永远只是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但诗人在表现诗与自然地关系上,
  不同时期不同诗人又各不相同。
  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始终有鸟兽草木相随。从“关关雎鸠”到采桑、采薇,“呦呦鹿呜”,诗情都是由大自然而缘起、,这种关系被人们定性为比、兴,是说诗人由大自然得到写诗的契机和比喻。但是在这个时期,自然界里的物种与诗歌是并列的,并没有互相侵入与转化。到了汉代之后,大量的个人创作改变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过这时人仍然在大自然之外,  自然界的种种物象,多是诗人逃避社会灾难的避难所。最突出的应数陶渊明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与南山,只是诗人人格的一种象征与精神的一种追求,并不构成情感的共同体。
  朱光潜先生把自然与诗的关系分为“超物之境”与“同物之境”。所谓“超物之境”,是诗人写了大自然,但仍站在大自然之外,如前边说过的陶渊明。而“同物之境”则不同,是诗人用了“移情”之法。比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这里,诗人和他所感知的自然物象融为一体,诸种自然名物已进入了诗人情感,真正成了诗人情感的共同体。从“比兴”到“移情”,从“超物”到“同物”,对于诗歌创作无疑是一次解放、一次跨越,,人和自然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认识的转变、思维方式的丰富,在诗里开始讲究天人合一、相互沟通、相互融合了。
  在传统诗歌里,大自然只是诗人的情感背景或情感纽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