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12580字。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福建卷)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     ,     ▲     。 (《诗经•氓》)
  (2)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     。                    (白居易《琵琶行》)
  (3)仰观宇宙之大,     ▲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王恢从代主击其辎重。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居无何,梁内史缺                           居:过了。
  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倍:违背。
  C.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                     行:将要。
  D.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               怪:责怪。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
  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不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在韩安国的提议下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
  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三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 (3分)
  译文                                   ▲                                            
  (2)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3分)
  译文                                  ▲                                            
  (3)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3分)
  译文                                  ▲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1)这首诗的第二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是名句,元代方回赞为“当世名句”,清代纪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